Information

文旅资讯

“海龙”腾飞耀沃野!解码安居区海龙村乡村振兴示范样板

三香安居 / 三香安居办公室 / 2022-05-05

1.jpg

△《遂宁日报》2022年4月28日03版截图

  东风送日暖,万物竞芳菲。从遂宁主城区出发,驱车20分钟,就来到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。一下高速,“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”标识牌便映入眼帘。一路前行,山花烂漫,春意盎然。放眼窗外,延绵山川,移步换景。 

  来到目的地,“背靠”青山,“头枕”碧水的海龙村犹如待字闺中的优雅少女,吸引你一点点靠近:一幢幢整齐鲜亮的民居古朴典雅、错落有致,一条条蜿蜒的村道整洁通畅;石木结构的民居挂着红椒、玉米、斗笠、蓑衣等农作物和农用物品,墙上,“广阔天地大有所为”等字样格外醒目……处处呈现着朴实无华但又温馨安逸的田园风貌。 

  在逐梦乡村振兴的赛道上,海龙村跑出了“安居速度”,跳出了漂亮的“腾空翻”。

2.jpg

△航拍海龙村

  筑梦

  在希望的田野上

  这几天,卢记鸡汤抄手老板卢红春忙得不亦乐乎,每天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。 

  乡村振兴,从建设家乡开始。卢红春是土生土长的海龙村人,在外创业多年,事业小有成就的他不忘反哺家乡,毅然决然返乡创业,他利用家中老宅,开办了以鸡汤抄手为主的特色小吃店。

3.jpg

△美丽的海龙村吸引越来越多游客

  自营业1个月以来,营业收入已近5万元。对未来,卢红春信心满满:“这里交通便利,环境幽雅,来这里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,我的生意一定会更好。” 

  乡村振兴,对于有着广阔农村的安居而言,是一个大课题。如何补足自身短板,真正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?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安居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。 

  如何破题?安居把地缘相近,且具备较好自然禀赋、人文底蕴和特色产业的美丽乡村集合起来,“抱团”打造产业。把工商资本引入其间,开展市场化运营,带动乡村旅游发展,激活农村“沉睡”资产。 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,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,充分体现农村特点,注意乡土味道,保留乡村风貌,留得住青山绿水,记得住乡愁。” 

  在新发展阶段,安居区按照“大地景观化、庭院果蔬化、农田田园化、产业特色化、城乡一体化”思路,用“乡土味道”赋能乡村振兴。 

4.jpg

△航拍海龙村一隅

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,海龙村就因大力发展沼气,从而名气大噪,吸引了全国各地代表团来取经学习。因此,海龙村无论是乡村风貌、文化底蕴,都有着独特的优势。于是,安居区委、区政府和常理镇把“慧眼”投向了这里。 

  如今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海龙村一如既往保留乡土味道,保持和增强生态本色、发展特色、文明底色,稳步推动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。

  追梦

  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

 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、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、省级生态宜居名村、乡村人才振兴市级示范村……海龙村之所以榜上有名,不仅是因为这里有天然的生态环境,更重要的是,这里,还有一个个懂农村、爱农村,有乡土情怀,愿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镇、村干部。 

5.jpg

△海龙村白墙青瓦的新居错落有致

  熊建就是其中一位。“让群众的好日子再上一层楼!”作为海龙村的支部书记,在乡村振兴的追梦道路上,熊建在红土地上践行着他的初心。 

  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,海龙村得到了中省市高度肯定,吸引了众多项目在此落地。如何将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与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有效结合?对此,熊建很是动了一番脑筋。

  “我之前在外务工的时候,就有将身边同乡人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的想法,现在家乡发展需要大量人才,我更加坚定了成立‘工匠队’的想法。”熊建介绍,在他的组织下,海龙村百余名返乡村民组成了“百人工匠队”。 

  同时,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熊建还根据队员的工作经验、劳动能力和专业水平分设多个小组,能力强、工作经验丰富的队员们直接参与一线建设施工,而年龄较大、劳动能力较弱的队员则在产业园内做除草、施肥、松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。目前,“百人工匠队”共有队员108名,年均收入约3万元。 

  村民税育宝和邓素芳夫妇就是“百人工匠队”的成员。自2018年从新疆务工回到家乡后,两人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家,勤劳的他们不仅在村上农业园务工,还积极投身到部分农业项目发展中。“去年至今,我们家实现人均收入26000元以上,挣钱和照看家中老小两不误。”说起回乡后的日子,夫妇俩笑得合不拢嘴。 

6.jpg

△海龙村沼气陈列馆

 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,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好。如今,海龙村一天一个样,瞅准好时机,谢婆婆凉粉、兴业杂货铺、沼气人家等60余家店铺陆续在村里开业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“老板”都是当地的村民,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,在家开门做生意、自己当“老板”的梦想在海龙村已然成为现实。 

  “我们深挖沼气文化,围绕打造‘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’目标,全力推进农文旅项目建设,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,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遂宁‘标杆村’、全省‘示范村’、全国‘品牌村’。”熊建说。 

  如今,海龙村正在释放“虹吸效应”,吸引越来越多的“乡贤”、新农人、工商资本回村创业,追梦乡村振兴,带领大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
  圆梦

  产业兴旺日子安逸

  “产业兴旺”是乡村振兴的“硬支撑”。“海龙村以前耕作方式较传统,产业规模化小、科技含量低,特色产业产品少,农业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带动力弱。”熊建说,如今,海龙村因地制宜、宜种则种、宜养则养、宜林则林、宜游则游,探索走出了一条“农旅结合”新路子,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,推出了产业振兴的“四个一”,即:“一袋米”“一桶油”“一壶酒”“一罐桃”。 

  “2018年,海龙村成立了合作社,开垦了1000多亩撂荒地,种上了桃子、红薯、大豆等作物。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万元,村民平均收入也从几千元提高到了2万多元。”熊建介绍,复合种植技术在海龙村被广泛应用,玉米大豆复合种植、幼龄果树和大豆复合种植……这样的种植基地随处可见,就连刚开始挂果的桃树林下也套种了遂宁红薯。 

  熊建说,目前海龙村正在改造低效林,通过选择适合本地的黄桃和彩林,发展成片成带成规模的经济林,并锚定“大地景观化”目标,全力推进土地调型、航空蔬菜基地打造。同时积极招引涉及黄菜油、生猪、高粱等产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,推进农业产业“接二连三”融合发展,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 

  “借智借力,我们与成都建川博物馆合作,共同收藏、研究、保护沼气文化资源,打造沼气博览园;与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携手共建‘低碳社区’,共同探索制定农村地区低碳排放技术标准,搭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。”安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 

  在规划的引领下,海龙村的“神秘面纱”正徐徐揭开:2000余亩撂荒地种上了油菜;沼气、沼液、沼渣与脆桃等产业相结合,发展生态循环农业;一到节假日,村里的“公社食堂”要提前预约才有位置,特色农家菜被众多食客“翻牌”;村里的沼气陈列馆、公社老街等,即将建成并开门迎客 

  …… 

7.jpg

△海龙村党群服务中心

  下一步,海龙村还将围绕“吃住行游娱购学”,打造集研学旅行、农事体验、乡村培训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片。同时积极发挥海龙联村党委引领作用,探索产业融合、项目带动、股份合作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,努力让更多的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、推动者和受益者。 

  在圆梦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安居区在“吸引人”上挖潜力、在“留住人”上做文章、在“促增收”上下功夫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,将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落在了实处。 

  一路走来,海龙村的山乡巨变,映照着安居区“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”的不变追求,并向着逐梦乡村振兴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更高目标进发。


版权所有©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安居文旅云 2020-2024      川ICP备18016727    访问量: 1838996 人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