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formation

文旅资讯

彰显非遗魅力 静享养心遂宁丨千年青竹绕指柔——遂宁竹编

三香安居 / 三香安居办公室 / 2022-06-16


一条老街,时而热闹,时而静谧,父辈走过,我也走过。


记忆中遂宁老街的两旁店铺、货摊林立,叫卖声不绝于耳。走进老街,就能窥见百态生业和城镇繁华催生出的世间百态……


这些省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不动的老街有了灵动的烟火气,舌尖上的味道、指尖上的精彩,还有叫醒耳朵的小调,是回忆,更是对“根”的寻找。

乡愁或许是一首难忘的童谣

是一棵村头的树

或是低矮的茅屋袅袅炊烟

对于安居石洞人来说

乡愁或许是一个竹篮、一个箩筐

……


今天我们来看遂宁竹编

↓↓↓

遂宁竹编

遂宁竹编

图片


遂宁竹编是传统技艺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

省级传承人:赵勤

市级传承人:杨红、赵恒


清晨的石洞有一种静谧的美。


绵延浅丘中薄雾若纱,弥漫缥缈笼罩四野。沟壑之间,阡陌之上,万千青竹无风而动。一种流淌的绿在眼前飘荡曼舞,如丝一般的柔滑细腻,如水一般的翻滚浮沉,偶尔,还会在阳光下折射出阵阵炫目的异彩。


6.png


这时,山间有隐约的伐竹声悠悠而来,山道上有农人扛竹而归的匆匆身影。临水的村舍茅屋前,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正翻飞若蝶,将一缕缕青丝化为纤纤绕指柔……


7.png

图片


没有人知道,这样的图景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多少年。我们知道的是,千百年来,竹篮、箩筐、簸箕、背笕、凉席等各种竹制品已与石洞人如影随形。丰富而淡雅的青青茨竹,已彻底且全面地融入了石洞人的生产生活,并慢慢演化为这片土地上一种厚实的文化基因,孕育了一门传承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石洞竹编。


图片


据康熙版《遂宁县志》载:某年,石洞大旱,人畜艰困,竹木枯亡。于广德灵泉修行的姊妹观音驾祥云而至,以净瓶圣水化漫天雨露,遍洒山川以救苍生。得圣水灵气的万顷青竹蓬勃焕发,从此郁郁坚韧,遇火不化。世人以竹编用具,不仅经久耐用,更能消灾得福,延年益寿……


图片


丰厚优质的茨竹资源,浪漫美好的观音传说,让竹编成为石洞人代代相传的活技艺,竹编高手也层出不穷,代有人才。东方寺村的赵勤便是其中之杰出代表。


作为石洞竹编的第四代传承人,赵勤的竹编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励志。


在这片翠竹碧海中长大的赵勤,13岁时便放弃学业跟着爷爷学起了竹器编织。1988年,年仅18岁的他带着祖传的几件竹编器具来到了绵阳,立志要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竹编事业。然而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此时,外观漂亮、规模生产的机制高档竹器充斥市场,制作粗糙产量很小的手工竹编毫无市场竞争力。几年的摔打后,为了生存,赵勤不得不放下心爱的竹编工具,在川南眉山开起了出租车。


而理想之所以称之为理想,便在于无论你身处顺境逆境,它都会一直深深地埋藏在你心中,成为你终其一身也不舍放弃的梦!


几年后,境况稍有改观的赵勤又琢磨起了自己的竹编事业:“为了学习竹编,我连学业都放弃了,难道今后的生活就这样一直开出租车吗?”于是,他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提升、创新竹编技艺,探索将传统实用型竹编转变为时尚精美竹艺的方法,一边积极搜寻关于竹艺产品的所有市场信息。


寒来暑往,砥砺而行。


以竹为原料,经砍竹、去青、刮篾、分丝,制成薄如蝉翼、细如发丝,不腐不蛀、永不褪色的竹丝,再经排版、分层、编织、装裱等繁复工序,将多种不同编织技艺与中国经典书画作品相结合,最终,形成了既有传统竹编艺术特色,又饱含千年书法气韵国画美感的现代竹编艺术品。


图片


实用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,让赵勤的竹艺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,开始走向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全国各地……


2006年,对竹编前景信心满满的赵勤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石洞,创办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——灵光竹艺坊,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,变换新工艺,调整产品结构。


图片


除去传统的竹艺编制外,还把竹编融进市场经济。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,不断设计和制作新品种,用竹子编织出富有艺术品位和家乡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工艺品,并形成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。赵勤每年还在家乡举办竹编艺术培训班,培训人数达到200多人次,预计年产值可达到200万元以上。既解决了地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,又解决了留守儿童没人管和空巢老人没人问的问题。如今,竹编已成为石洞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财源,不少农民因此告别了旧居,建起了新楼房,石洞镇的竹编工艺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

版权所有©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安居文旅云 2020-2024      川ICP备18016727    访问量: 1838748 人次